新闻中心

  [ 当前的宏观政策应更围绕如何促进信心的有效恢复,以及对微观实体的获得感与有效性的提升,更加重视从微观实体角度衡量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估与改善。 ]

  2024年3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54,高于上月值。

  信心指数:3月信心指数为50.54

  信心指数(2024年3月)

  平均值50.54

  最大值52

  最小值49.6

  2024年3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54,高于上月值。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均与首席经济学家们给出的预测中位数相同。经济学家们预计,随着两会的召开,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同时与财政政策将配合更为紧密,市场信心将逐步回暖。

  兴业银行王涵预计,经济将继续温和增长。他表示,在政策推动下,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动能不断增强;同时,传统产业中,地产或将在政策呵护下触底回升,基建投资在积极财政下将继续保持偏强增速;另外,出口方面,新出口在贸易伙伴结构和商品结构上将持续演绎,“一带一路”不断开拓,净出口对经济将转向拉动。

  招商银行丁安华认为,实体经济方面,春节期间处于消费旺季生产淡季,总体动能仍显不足。私人部门消费意愿高企,但消费能力尚未修复至疫前水平。房地产市场受前期政策提振结构性修复,新房销售持续低迷,二手房交易显著回暖。生产端未见明显改善,价格指数表现仍弱,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前瞻地看,2、3月重要会议召开后,各项政策效果有望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内生动能或逐步回暖。

  物价:2月同比预测均值CPI为0.3%,PPI为-2.46%

  CPI(%)PPI(%)

  平均值0.30-2.46

  最大值0.6-2.2

  最小值0-3

  经济学家们对2024年2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3%,较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1月值(-0.8%)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招商银行丁安华给出了最高预测值0.6%,英大证券郑后成和摩根大通朱海斌给出了最低预测值0。

  2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46%,稍高于统计局公布的上月值(-2.5%)。调研中,对2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最高值为-2.2%,来自毕马威蔡伟,最低预测值为-3%,来自长江证券伍戈。

  英大证券郑后成表示,展望2月,CPI当月同比大概率在1月的基础上上行较大幅度。这一判断的依据有以下三点。第一,从“三分法”的角度看:猪肉CPI方面,受春节需求的拉动,2月1~20日猪肉平均批发价均值较1月均值上行2.21元/公斤,相应地,猪肉平均批发价同比均值为3.76%,较1月均值上行19.44个百分点;与原油相关的CPI方面,2月1~20日WTI原油同比均值为-2.36%,较1月均值上行3.32个百分点,从基本面看,春节期间出行需求旺盛,对交通工具用燃料的需求起到支撑作用;核心CPI方面,虽然1月服务业PMI投入品价格与销售价格均在荣枯线之下,均较前值下行,且均处于历史低位区间,但是受2023年基数下行的推动,以及春节期间消费较为火爆的影响,预计2月核心CPI大概率在1月的基础上上行。第二,从基数效应看,2023年1月、2月CPI当月同比分别为2.1%、1%,基数下行利多2月CPI当月同比。第三,2024年2月为春节月份,而2023年2月为非春节月份,“春节错位”效应对2月CPI当月同比形成支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月消费增速预测均值为5.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平均值5.74

  最大值11

  最小值3.5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74%。其中,11%的最大值来自英大证券郑后成,长江证券伍戈给出了最小值3.5%。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表示,从春节各项消费数据来看,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增长快、结构新、活力足和潜力大等积极特点,但也暴露出需求仍显偏弱、人均消费下降、汽车和房地产销售较差等问题。下一阶段,政策应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鼓励服务业企业、提振汽车销售和改善房企经营环境等方面着手,推动消费持续快速恢复,实现全年既定经济增长目标。

  工业增加值:1~2月增速预测均值为5.11%

  工业增加值增速(%)

  平均值5.11

  最大值7

  最小值3.9

  调研结果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5.11%,其中,野村证券陆挺给出了最小值3.9%,民生银行温彬和英大证券郑后成给出了最大值7%。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2024年1~2月主要工业品开工率涨跌互现。粗钢产量随着盘面利润的改善出现小幅恢复;全钢胎与半钢胎开工率受春节因素扰动较大,全钢胎开工率表现弱于半钢胎;PTA上下游开工率整体表现强于去年同期;煤炭日耗1~2月同比小幅为正;房地产数据表现则仍有待提振。考虑到去年基数的影响,工业增加值1~2月累计同比或较2023年12月单月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测均值为3.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平均值3.11

  最大值4.5

  最小值2.1

  经济学家们对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均值为3.11%,其中,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给出了最高值4.5%,野村证券陆挺给出了最低值2.1%。

  毕马威蔡伟表示,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将继续发挥托底作用,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制造业将在政策的支持下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居民购房需求将逐步释放,房企融资需求将得到改善,房地产市场将逐渐企稳,对经济的拖累也将减少。

  房地产开发投资:1~2月增速预测均值为-9.9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平均值-9.94

  最大值-6.4

  最小值-14.3

  调研结果显示,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的预测均值为-9.94%。参与调研的经济学家中,银河证券章俊给出了最高值-6.4%,野村证券陆挺给出了最低值-14.3%。

  民生银行温彬认为,高频数据显示,1~2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214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39%;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为88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居民购新房意愿偏弱,房企内部经营性融资改善不大,外部筹资性融资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出后有边际改善,但尚不足以驱动房企加大拿地和新开工力度。再考虑到上年的小阳春表现,他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上年末的-9.6%回落至-11.5%左右。

  外贸:1~2月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853.64亿美元

  1~2月预期贸易顺差(亿美元)

  平均值853.64

  最大值1250

  最小值160

  经济学家们对1~2月贸易顺差的预测均值为853.64亿美元,他们预计我国外贸将温和复苏,1~2月出口同比预测均值为3.53%,进口为2.42%。

  银河证券章俊表示,美国库存周期筑底,中国出口增速回升。2023年四季度美国利率见顶回落,同期美国销售总额增速实现转正,美国库存增速开始筑底;美国制造业PMI走出收缩区间,中国出口也在基数效应与美国销售额增长的驱动之下实现转正。2024年1~2月美国制造业PMI连续保持在临界值以上,他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将继续加速上升,2月增速由于低基数的影响可能接近20%。

  新增贷款:2月新增贷款预测均值为16015.38亿元

  新增贷款(亿元)

  平均值16015.38

  最大值25000

  最小值12000

  经济学家们预计,下周将会公布的2024年2月新增贷款将由上月公布值(49200亿元)降至16015.38亿元,调研中,最小值12000亿元来自兴业证券王涵,最大值25000亿元来自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

  财通证券陈兴表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2万亿元,同比由少增转为多增162亿元,其中居民部门贷款增加9801亿元,同比多增额跃升至7229亿元,新增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较上月均显著回升。2月政府债发行较上月有所提速,不过企业债净融资规模有所收缩。整体来看,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成色十足,而在“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的要求下,2月新增社融规模同比或转为少增。不过,2月以来,票据利率趋于走高,指向融资需求有所改善,2月信贷投放或不会大幅偏离季节性。

  社会融资总量:2月社融总量预测均值为2.45万亿元

  社会融资总量(万亿元)

  平均值2.45

  最大值3.2

  最小值2

  调研结果显示,2月社会融资总量预测均值为2.45万亿元,较央行公布的1月数据(6.5万亿元)回落。其中,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给出了最大值3.2万亿元,野村国际陆挺给出最小值2万亿元。

  M2:2月增速预测均值为8.86%

  同比(%)

  平均值8.86

  最大值9.5

  最小值8.5

  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M2同比增速从央行公布的1月水平(8.7%)上升至8.86%。其中,财通证券陈兴给出了最大值9.5%,毕马威蔡伟和渣打银行丁爽给出了最小值8.5%。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M1方面,春节假期错位下,2月M1预计较上月大幅回落。此外,房地产偏弱运行对M1形成进一步拖累。M2方面,2月信贷与社融增速预计均有所放缓,存款派生效应下,2月M2同比预计较上月小幅回落。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仍有下降空间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45%,维持不变;5年期以上LPR为3.95%,较前值下行25个基点。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均预测未来一个月五年期LPR利率不变,有一位经济学家预计1年期LPR在3月份存在下调可能,其他经济学家认为可能性较小。同时,4位经济学家预计3月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8位经济学家预计该指标在3月不变。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综合考虑经济增速目标与内外部形势,在经济内生动能仍有提振空间与货币政策的海外约束减弱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增加,政策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未来还存在一定调整空间。2024年仍有降息的空间,预计2024年全年分别降息、降准1~2次。

  汇率:年底预期均值为6.97

  汇率(2024年底)汇率(3月底)

  平均值6.977.14

  最大值7.157.3

  最小值6.77.05

  2024年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1075,经济学家们对3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7.14,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均值为6.97,这意味着届时人民币汇率将较2月底水平升值1.93%。

  官方外汇储备:2月底预测均值为32128.25亿美元

  2月底预测均值(亿美元)

  平均值32128.25

  最大值33000

  最小值31000

  本次调研中,经济学家们对2月末官方外汇储备预测均值为32128.25亿美元,略低于1月底32193亿美元的公布数据。

  民生银行温彬表示,2月份,美元指数环比上涨0.6%,主要非美元货币均有所下跌,日元、欧元、英镑对美元分别贬值2.0%、0.1%和0.5%。由于市场对美欧尽快开启降息的预期有所转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26个基点至4.25%,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21个基点至2.48%。日本国债收益率环比持平。全球股市普遍上涨,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5.2%,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上涨1.5%,日经225指数上涨7.9%。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2月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会延续1月下滑态势,出现小幅回落。预计2月末外储较上月末减少200亿美元至31979亿美元。

  政策

  工银国际程实表示,综合分析前期各地两会的内容,2024年政策发力的重点将在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深化改革以及推动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旨在提升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应对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挑战。把握新质生产力将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预计将继续强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或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

  毕马威蔡伟认为,未来的宏观政策将更加强调增强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以及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改善市场预期。财政政策上,特别国债的发行,赤字率的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的扩大都将利好内需扩大;货币政策上,央行2月份超预期下调五年期LPR,为2019年央行推动LPR改革以来的单次最大降幅。一方面此举有望进一步降低购房者的资金成本,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恢复;另一方面,LPR的下调有利于降低中长期实际利率,降低基建和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开支意愿。那么随着美联储暂停加息,后续全球央行或将进入降息周期,那么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来说,空间也将释放出来,未来降息降准概率依然存在。央行也将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宏观经济热点问题

  2024年2月,国常会对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进行了部署。关于如何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首席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招商银行丁安华认为,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需要处理好存量与增量、显性与隐性、中央与地方、短期与长期四大关系,需要财政、金融监管、国资、工信部、发改委、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化解存量债务风险,控制增量债务风险;二是规范举债方式,开明渠,堵暗道;三是优化央地债务结构;四是短期应急措施与长期制度建设相结合,标本兼治。

  工银国际程实称,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通过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形式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推动城投平台合并重组、成立信用保障基金,以及推动金融机构等以展期等形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兴业证券王涵表示,为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可以优化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划分,改善地方政府收入结构和支出责任,降低地方对借债特别是隐性债务的依赖;调整债务期限和利率结构,降低利息负担;提高地方政府财政透明性,接受人民监督;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

  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李文龙认为,建立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的核心应该是重视构建地方投资的财务评估机制,尤其是强化政府投资的经济效能意识,将地方政府项目的未来财政偿还能力、项目的收益与成本进行中长期匹配,从收支平衡角度堵住地方债务失速增长的态势。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表示,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各种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对债务存量/GDP比重较高的省份应当严控财政纪律,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银河证券章俊称,一揽子化债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将体现在:第一,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可能难以启动,即使启动,从全国来看基建的增速可能并不如预期迅速。第二,中央政府严控地方财政和金融,力争以时间换空间,在一定范围内尝试打破城投刚兑。第三,降低利率水平减轻地方政府负担。第四,金融机构用于承担,尤其是银行业会对地方政府相关债务进行无息展期。

  面对一揽子化债方案给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经济学家们认为,2024年我国政策应关注以下方面:

  招商银行丁安华表示,2024年宏观政策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和一致性,突出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一是财政整体力度进一步加强,统筹赤字、特别国债、长期国债、专项债、结存资金、利润上缴,以及PSL、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工具。二是构建优化直达居民部门的政策工具箱,促进实际收入增长,改善收入预期。三是货币政策兼顾内外均衡,进一步强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推动经济复苏,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减少化债方案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刺激内需,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保证基建投资合理的增速;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则称,2024年应当适度加力中央财政赤字力度,扩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规模,加大“三大工程”等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地方增加高质量土地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