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延长自愿减产终于“靴子落地”。3月3日,欧佩克+同意将自愿减产协议再延长3个月至今年6月底,以此支撑油价。
在减产预期支撑下,3月1日WTI原油期货一度涨破80美元/桶,创下近四个月高点。鉴于此前市场早有预期,延长减产正式公布后对油价影响不大,3月4日,国际油价小幅走低,布伦特原油期货在83美元/桶上方,WTI原油期货略低于80美元/桶。
与正式的政策变化不同,自愿减产不需要在正式会议期间获得欧佩克+全体成员国的一致同意,通常只要产量调整符合现有政策的精神,欧佩克+国家就不会提出异议。
欧佩克+下一次政策会议将在6月举行,制定今年下半年的产量政策可能更加艰难。在欧佩克+内部凝聚力已经出现裂痕之际,自愿减产主要靠“自觉”,届时各国能源部长们能否克服重重分歧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欧佩克+延长自愿减产
去年11月30日,欧佩克+多个成员国同意今年一季度额外自愿减产,总减产量达到每日220万桶,以支持石油市场的稳定与平衡,此次进一步将自愿减产延长至6月底并不意外。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韩正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欧佩克+延长减产给当前原油市场的看涨情绪提供支持,短期内原油产量不会进行较大调整,对于市场稳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此次欧佩克+仅将减产延长了一个季度,这也意味着下半年欧佩克仍有对政策进行调整的空间。
具体来看,沙特是减产主力,占到总体减产规模近一半。沙特表示,将把自愿减产100万桶/日的计划延长至6月底,日产量保持在900万桶左右。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将在6月底之前每天削减47.1万桶的产量和出口供应。
此外,自愿减产的欧佩克+国家还包括伊拉克(22万桶/天)、阿联酋(16.3万桶/天)、科威特(13.5万桶/天)、哈萨克斯坦(8.2万桶/天)、阿尔及利亚(5.1万桶/天)、阿曼(4.2万桶/天)。
石油行业高级经济师朱润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欧佩克+延长自愿减产与其对全球石油供需状况的预判相匹配,目的是维持全球供需状况相对平衡和国际原油价格相对稳定,也就是说,欧佩克+认为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保持供需相对平衡,还不能消化过多的供应。延长自愿减产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已经在之前基本得到消化,而实际效果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反映出来。
在朱润民看来,如果没有意外的突发事件导致供给端的计划外中断或需求端的计划外减少,当前全球石油供需状况仍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短期季节性需求变化和中长期趋势性需求变化叠加,对欧佩克+的石油供应增长需求将逐渐强化,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将逐渐释放。
执行力度仍存隐忧
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和其他成员国尚未完全兑现自愿减产承诺,减产全靠“自觉”给执行率笼罩了一层阴霾。
建信期货能源化工高级研究员李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考虑到二季度平衡表的情况,市场此前对欧佩克+延长减产已有预期,本次欧佩克+的声明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对欧佩克+的担忧主要集中在自愿减产的执行力度上,从欧佩克1月的产量数据来看,基本只有沙特严格履行了自愿减产的承诺。
与此同时,一系列国家正在“拖后腿”,伊拉克超额生产19.7万桶/日,几乎没有履行自愿减产,加蓬超额生产4.2万桶/日,科威特超额生产2.1万桶/日。将自愿减产量计算在配额内,1月参与减产的9个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高于目标14.5万桶/日,2021年以来欧佩克产量首次超过配额。俄罗斯的执行情况同样存在提升空间。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俄罗斯1月产量为944万桶/日,超额生产12.2万桶/日;出口量为770万桶/日,较基准高出10万桶/日。
考虑到目前的减产仍以自愿为主,李捷表示,沙特很难对各国产量做出强制约束或公开喊话要求加强执行,预计后期欧佩克产量仍将偏高。另一方面,1月利比亚受到国内局势的影响减产16.2万桶/日,目前供应已经恢复正常。若后期伊拉克继续超额生产,叠加利比亚供应恢复,2-3月欧佩克产量可能会回升至2650万桶/日附近。按此推算,预计一季度市场基本供需平衡,二季度欧佩克+延续减产,供需情况和一季度类似。欧佩克+延续减产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供应端的不确定性,短期可能对油价有一定推动。但各国的减产执行情况存疑,欧美炼厂检修完成前,国际油价难以趋势性上行。
此外,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欧佩克+自愿减产的影响。韩正己表示,目前来看,2024年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预计将主要来源于安哥拉与美国,结合当前两国的实际原油产量,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稀释欧佩克+减产带来的影响。但由于美国原油产量已经位于历史高位,产量提升空间有限,安哥拉又难以大幅提升原油产量,预计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长无法完全盖过欧佩克+的自愿减产。
油市供求关系如何演绎?
在欧佩克+延长自愿减产之际,市场对原油需求疲软的担忧仍然存在,目前机构普遍预期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将低于去年。
IEA预测,尽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创下1.03亿桶/日的新纪录,但需求增长速度正在放缓,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122万桶/日,远低于去年。欧佩克的预测相对较高,预计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225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预测介于两者之间,预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142万桶/日。
在韩正己看来,IEA、欧佩克和EIA对于近年能源基本面的前景预期存在分歧,但目前来看,2024年原油市场供需预计仍将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根据目前欧佩克+的政策,不排除后期产油国随时调整政策适应市场的可能。
尽管欧佩克影响力已经下降,但对供求关系仍举足轻重。朱润民表示,需求端不能单独决定国际原油价格,在全球产能还处于相对过剩时期,需求增长弱于供给增长,这对国际原油价格是一个潜在的下行驱动力,但是如果不出现巨大的需求滑坡,欧佩克+可以通过调整供应支撑油价。
主要欧佩克+国家支撑油价的决心不可忽视。惠誉评级预计,沙特需要原油价格高于每桶90美元才能维持全年预算不出现赤字,沙特正斥资数十亿美元进行经济转型。此外,由于俄乌冲突当前仍僵持不下,俄罗斯也需要依赖原油取得大量资金。
未来油市更可能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韩正己对记者表示,总体来看,短期内原油市场供需仍将维持相对平衡。而在未来数年,全球的原油需求将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随着新能源开发力度加大以及“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对于传统能源的需求将会有所下滑。
展望未来,朱润民告诉21记者,从中期来看,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即供过于求、供需相对平衡、供不应求交替周而复始,这个基本特点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这是由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供需规律决定的,也是由市场预期供需状况与实际供需状况的巨大差异决定的。当前油市处在由供给相对宽松向再平衡转变的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