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外界对于南亚经济的印象是人民生活贫困和基础设施不足。不过如今,很多经济学家看好南亚经济的前景,甚至认为它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引擎。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主任拉希德(Hamid Rashid)日前表示:“南亚将成为(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驱动力。”南亚经济异军突起,其中印度的贡献不小。

  根据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预计印度经济在2024年增长率为6.2%,继续保持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地位。

  报告表示,印度国内需求强劲、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迅猛、政府加大投资等因素有效抵消了当前全球经济萎靡下行的压力。报告还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政府加大投资的背景下,印度在疫情后基础设施确有进步,尤其是莫迪政府今年面临选举压力,更进一步推动其在投资上加码,拉动经济增长。

  印度经济

  虽然较上一次预测,联合国将2024自然年印度经济的预测调低了0.5%,较2023年小幅放缓,但以6.2%的增速,印度依然可以在主要经济体中排行第一。

  联合国的这一预测与其他机构的预测大致保持一致,此前对于2023/2024财年(即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亚洲银行预测印度经济将增长6.7%,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预测均为6.3%。

  对印度这样超大人口规模的经济体来说,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机制是必由之路。如今在印度,正在建设之中的道路、桥梁和机场几乎随处可见。有媒体评论道,素有印度金融首都之称的孟买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

  在2021年8月,印度还饱受新冠疫情反复困扰之际,总理莫迪就表示,印度将启动规模达100万亿卢比(约合8.61万亿元人民币)的基建计划。

  世界银行此前对这一做法表示了赞扬,它表示在疫情时期,当印度私营部门需要救助时,印度增加了基础设施支出。自此,印度政府加大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对曾经阻碍商业投资的较差道路、港口和电力设施进行整体改造。

  2023年3月,莫迪又敦促基础设施建设,表示基础设施发展是印度经济的驱动力,“有必要提高速度、加快步伐,以实现到2047年将印度建成发达国家的目标。”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印度的社会治理水平也在进步。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最近在撰文中表示:“从街头看,新德里的城市治理有了进步。雾霾虽仍严重,但过去一出机场就能闻到的独特味道,现在基本消失。这说明新德里的公共卫生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1月3日,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表示,在大选来临之前,印度将成为一个拥有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在2~2.5年的时间里,印度将成为一个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印度大选预计将在今年4月至5月间举行。虽然戈亚尔在选举前发表此番言论难免有为选举造势之嫌,但所言并非没有根据,根据IMF2023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印度202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到4.95万亿美元。

  在乐观情绪的支撑下,2023年印度股市实现了八年连涨,从市值来看,印度股市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较2020年3月低点计算,总市值增长了约两倍。

  1月4日,野村银行分析师发布了题为《展望印度2024》, 野村表示,对印度经济增长前景和企业盈利的乐观预期、国内市场参与者的扩大和外资的持续流入、央行降息,以及莫迪连任的可能性,都促成了投资者对印度股市继续上涨的预期。

  野村预计,2024年印度股市的回报率将达到12%。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涌入印度股市的同时,来自海外的长期投资在下降。在印度股市中,中小投资者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外界在看好印度股市的同时还看好印度的楼市。印度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DLF集团1月8日表示,企业在新德里附近的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开工之前仅用了三天,就售出了全部1113套高级公寓。DLF方面透露,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公寓是由非印度居民购买的。

  南亚繁荣

  联合国在报告中表示,利率持续高企,冲突进一步升级,国际贸易疲软,气候灾害增多,给全球增长带来巨大挑战。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从2023年的2.7%降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的3.0%。

  而报告预测南亚经济增长在2024年保持稳健,达到5.2%,仅略低于2023年估计的5.3%,原因除了印度经济的强势扩张,其他不少南亚国家也表现不错。

  印度的邻国孟加拉国,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据亚洲开发银行2023年12月19日发布的预测,孟加拉国2024财年GDP增长虽有放缓但仍将达到6.2%,在人口过亿的经济体中仅次于印度。

  孟加拉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两党就达成共识,吸引外资全力发展经济,并根据自己的国情,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服装业,以此引导产业奋力发展。

  如今,孟加拉国已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服装出口国,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占出口总额70%以上,吸纳了该国数百万的就业者,并且大部分为女性。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家查特吉(Schmittrow Chatterjee)和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在相关论文中表示,孟加拉国的经济表现良好,是因为它正在追随以前亚洲成功经济体的道路,即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份额与其适龄劳动人口在贫困国家中的占比相一致。

  同时,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据人民日报1月5日报道,截至目前,中企在孟建成公路12条、桥梁21座,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或即将投入运营,成功带动数十万当地人就业。

  在2020年,孟加拉国在人均GDP上反超印度,让印度民众产生了焦虑感,因为过往印度把发展目标瞄准的是其他重要经济体,却不想被以前没有放在眼里的邻国孟加拉国反超。根据IMF的最新数据,孟加拉国的人均GDP已超过印度约200美元。

  同时,深处困境的巴基斯坦经济也有所改善。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巴基斯坦2023/2024财年(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GDP增长率将从上一财年的0.3%温和回升至1.9%,出现回升势头。

  报告预计,南亚通胀率从2023年估计的13.4%放缓至2024年的9.2%。当然南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乏风险因素,如在联合国的报告中表示,南亚“极易受到极端天气条件的影响,厄尔尼诺气候现象的回归也将对经济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南亚次大陆背靠世界屋脊面对印度洋,正面临气候变化影响,如尼泊尔冰川融化、印度和孟加拉国附近海平面上升等,这迫使越来越多人不得不逃离家园,成为“气候移民”,寻找新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