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以上统称《行动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目前,粗钢、炼油、合成氨、水泥等行业仍分别有约15%、15%、11%、16%的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潜力巨大。积极推进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口,实施存量项目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用能设备更新,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够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对支撑全社会节能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四项文件锚定2025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了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目标。综合统计,2024—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形成节能量约3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400万吨。同时,在产能控制上,将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合理控制新增合成氨产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在钢铁方面,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政策,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能只减不增。加强地方及企业钢铁冶炼装备梳理摸排,依法依规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建立健全基于效益、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的钢铁产量调控政策,严格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钢材、生铁、焦炭等产品出口。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

  事实上,今年以来的钢铁生产已经处于持续下降的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粗钢产量34367万吨,同比下降3.0%,经测算比2023年同期减少1060万吨。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自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下行周期开始以来,地产用钢需求的衰减对钢铁消费形成较大拖累,特别是建筑钢材的消费明显下滑,虽然工业用钢材需求明显增加,但仍未能抵消建筑钢材需求减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整体粗钢产量保持下降。2024年1~4月,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30985.7万吨,同比下降5.4%,已超前三年年均降速,呈现有所加速态势。在此背景下,出台粗钢产量调控政策,将有助于减轻供给压力,缓解当前市场供需矛盾。

  《行动计划》指出,严格落实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严格核定水泥项目备案产能,禁止以改造升级等名义随意扩大产能。统筹地方资源禀赋、区域供需平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推动水泥行业集聚化发展。鼓励水泥领军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水泥行业已处于周期性盈利底部,随着中小产能的出清,供给格局的改善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恢复。

  在合成氨产业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合理控制新增合成氨产能,引导新增产能向优势企业和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集中。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新建和改扩建合成氨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坚决停批停建不符合产业规划、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要求的合成氨项目。

  “我国是合成氨生产大国,产量常年保持在5000万吨左右,年耗能超7000万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亿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符冠云指出,本次专项计划针对我国合成氨行业产能分布散、生产装置小等问题,提出严把能耗环保准入关,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优化产能布局等工作任务,将通过存量优化和增量调控提升合成氨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要素保障能力。

  此外,炼油行业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将严格控制炼油产能规模,禁止以重油综合利用、原料预处理、沥青装置等名义变相新增炼油产能。

  大规模设备更新与节能降碳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各地正在着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重点设备产品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行动计划》也提出多项具体的设备更新方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孙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步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大量低效、落后设备产品成为制约转型升级发展的突出短板。以电机为例,目前我国电机保有量超过30亿千瓦,电机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一半以上,但在役高效电机比重仅为20%左右。考虑到各类生产和用能设备、耐用消费品等普遍具有较长使用寿命,并且对上下游产业和用能环节等影响较大,一旦固化于低效、高碳的粗放发展路径上,从长远看,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等战略目标。

  在炼油行业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及工程建设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孙丽丽指出,炼油装置建成时间参差、跨度达数十年,早期建成的装置工艺、设计及装备水平不高,强化反应、分离催化、用能装备等方面节能空间巨大。受原油质量下滑、减油增化等因素影响,炼油工序复杂性的日益提升导致能耗不断增加,需要采用节能新工艺优化加工流程。炼油企业自行开展节能改造以单一装置改造为主,全局性系统节能意识不强,过程强化和集成优化仍有提升空间。

  对此,《行动计划》指出,将大力推动炼油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强化用能设备运行分析,加快推广应用能效达到节能水平及以上的锅炉、电机、变压器等通用用能设备。推广高效催化裂化烟气轮机、高效加热炉、空气预热器、高效换热器、中间再沸器、热泵精馏、低温精馏等先进技术装备。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

  另外,孙丽丽指出,受原油品质、加工规模、工艺流程、产品方案、能源介质、用能设备选型等多因素影响,不同炼油厂能效水平差异较大。《行动计划》提出,要推进炼油加工流程系统优化,减少重复加工、先分离后混合等不合理工艺设计,优选催化剂组分和用量,将有助于降低全流程能源消费总量。

  在水泥行业方面,《行动计划》聚焦水泥生产主要用能设备,提出改造提升原料制备、窑炉控制、粉磨破碎等相关装备和技术要求,重点推进破碎,配料、熟料煅烧、烘干,原燃料和产品储存运输等系统改造,支持预热器、窑炉燃烧器、篦式冷却机等整体更新换代。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孔安透露,目前,我国仍有约16%的水泥熟料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一些水泥企业存在大量老旧设备,开展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是促进行业节能降碳的关键举措。要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着力推动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用能设备改造升级,提升大型化、高效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更是将设备更新与能源消费结构转换相结合,《行动计划》明确将发展新型电炉装备,在符合节能降碳、环保、产业等政策条件下,加快推动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我国钢铁行业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处于主流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计划新建炼钢产能中27%为电炉,合计1.1亿吨左右。预计2035年我国电炉钢产量比例将达到30%。

  王国清表示,目前我国的电炉炼钢比例仅10%,而多个省市在此前的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了2025年及2030年电炉钢炼钢比例要达到15%—30%,整体的提升空间非常大。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有利于推动我国电炉炼钢产能的发展,加快产能结构优化。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表态,接下来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积极支持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落实好现行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相关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提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