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 5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去年底增发的1万亿国债资金中大部分要在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而近期发改委指出要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6月底前开工建设,且已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 ]

  受制造业、基建投资增速走弱、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2个月放缓,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比前4个月放缓0.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分领域来看,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涨幅较前4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1%,降幅较前4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

  虽然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但结构上却不乏亮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刘爱华17日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从态势来看,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加力,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突出。下阶段,随着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投资规模将继续稳步扩大。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18日表示,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项目加快建设,截至5月末项目开工率已超过80%,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平稳运行。将加快推动“两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双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制造业投资带动作用增强

  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稳步推进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6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7.3%,比1~4月份提高2.5个百分点。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有力支持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势良好。

  1~5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13.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2.8%,比1~4月份提高2.0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表示,制造业投资维持强韧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加快落地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相关需求加快释放对制造业投资形成较强支撑;二是受国内经济温和恢复和企业盈利连续正增长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扩产意愿有所增强;三是虽然企业本轮库存周期上行斜率偏缓和,但国内外补库存周期的同步上行,也对制造业投资形成积极带动。

  投资结构的优化,还体现在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发展壮大。1~5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7.5个百分点。

  伍超明提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或等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但两者的差距已经大幅收窄,这主要是由于疫后高基数和部分高技术行业面临产能利用率偏低的制约,预计未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有望维持高增长,但增速上下波动在所难免。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后续对于制造业投资不宜悲观。围绕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制造业的市场主体有望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布局结构。

  不过,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提醒,制造业投资的根源是企业盈利改善和企业家信心增强。5月PPI同比为-1.4%,对企业营收和利润形成负面影响;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698亿元,反映出企业投资意愿不强。

  兴业证券宏观研报也称,实体信心不足仍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错配的主要症结所在。后续除了关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对需求的刺激,也需关注稳民生保就业、税制改革等政策对居民消费信心和企业投资信心的呵护。

  基建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涨幅较前4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罗志恒分析,一方面,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减税降费导致财政汲取能力下降、地方化债严控新增债务、经济金融风险财政化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地方财政紧张,制约了地方政府进行基建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特别国债发行和下拨、地方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偏慢,未能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据测算,5月当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为4.9%,较4月放缓0.2个百分点。在上年同期基数下沉,极端天气对南方多省基建项目施工影响减弱的背景下,5月基建投资增速继续下行,或与1~4月专项债发行放缓、年初以来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下滑等因素相关。

  5月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去年底增发的1万亿国债资金中大部分要在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而近期发改委指出要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6月底前开工建设,且已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

  “这意味着后期基建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速度会加快。预计在政府债券发行及配套基建贷款投放节奏加快后,6月基建投资下行势头有望缓和。整体上看,今年基建投资将持续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稳定器作用。”王青说。

  伍超明表示,展望未来,财政存款充足、政府债券剩余额度较多均对基建投资资金端形成保障,但新开工低迷、土地市场负增以及地方化债制约均不容忽视,预计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中枢在6%左右。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强调,下阶段,要认真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快中央预算内资金下达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更好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房地产政策效应有待观察

  1~5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0.1%,降幅较1~4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下滑幅度连续3个月加快。据机构测算,5月当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0%,上月为同比下降10.5%,连续3个月出现两位数降幅。

  王青表示,“5·17房地产新政”发布后,楼市尚未明显回暖,向房地产投资端的传导效应较弱。这或与政策效应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居民房贷利率有待进一步下调有关。另外,年初以来“三大工程”中的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而最新政策取向显示,保障房供应更多转向收购存量房产,这会削弱对今年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作用。

  刘爱华在发布会上表示,5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和地区进一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也要看到,政策效应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过程中。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产的举措,包括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多方面内容。

  目前,距“5·17房地产新政”出台已过去一个月。一个月来,各地积极跟进,除了逐步落实“5·17房地产新政”对降低首付比、房贷利率等要求外,楼市热点城市杭州、西安全面取消限购,合肥等城市出台“救市”政策,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也大幅放松当地的地产调控政策,例如上海和广州将非本地户籍缴纳社保或个税购房的限制年限由五年和两年分别缩短至三年和半年。

  李超表示,当前地产的重要挑战在于居民收入预期弱化使得需求端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继而从销售资金对房企现金流形成负面影响,使得投资增速趋弱。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称,在多项政策举措落地后,房地产市场情绪有所好转,特别是核心城市政策效果正在显现,未来市场能否持续修复,仍依赖于接下来政策跟进节奏和力度,以及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