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一边大额分红,一边上市募资,这种A股IPO怪象已是监管重点治理领域。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6日,今年以来有190家IPO企业终止其上市进程,其中超20家企业的分红成为监管问询重点,同时存在突击“清仓式”分红的有8家,占终止上市总家数的4%。

  新“国九条”明确将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等情形纳入发行上市负面清单。沪深交易所分别对相关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作了修订,新增发行上市负面清单,明确要求保荐人应当就发行人是否存在突击“清仓式”分红等事项出具专项核查意见,并将核查意见纳入申报文件范围。

  同时,沪深交易所还明确了突击“清仓式”分红的具体标准:最近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或者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流和还贷合计比例高于20%。

  踩“红线”即终止

  据记者统计,5月以来,已有4家终止IPO企业存在突击“清仓式”分红的问题。

  6月3日,上交所官网披露,因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智股份”)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中智股份是一家主营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虽然业务增长一般,但是公司的现金流较好。招股说明书显示,2020年至2021年,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78.62亿元、80.06亿元,2022年6月末为60.67亿元。中智股份连续多年大额分红。

  2019年至2021年,中智股份分别进行现金分红3.42亿元、22.21亿元和9.74亿元,累计分红超35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36.5%。此次IPO,公司抛出高达37亿元的募资金额,其中8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

  又如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达智控”),是今年首批现场检查的2家申报企业之一,其于5月11日主动撤单。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5.23亿元和7.33亿元,同期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5亿元、3亿元和7.5亿元,三年合计分红14亿元,占同期三年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83.55%,同样触及80%这条“红线”。

  5月9日,英特派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派”)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公司主要从事贵金属装备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同时提供贵金属贸易服务。

  英特派2020年至2022年现金分红合计3.52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累计额3.94亿元的比例高达89.30%,已经踩了分红的“红线”。此外,根据募集资金运用规划,公司计划IPO募资10.96亿元,其中有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比达到27%。值得注意的是,英特派大额现金分红问题在首轮问询函中已被交易所关注。

  或伴随其他问题

  “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边巨额分红一边想上市融资的公司存在经营问题或财务风险的概率更高。”上海一家头部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对记者说,“对监管部门来说,这也类似于一个警示指标。”

  记者梳理突击“清仓式”分红IPO终止案例时也发现,这类企业往往伴随其他经营风险或问题,被监管部门多次问询。

  5月13日晚,上交所公布对申报主板IPO的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化学”)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

  经查明,该公司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两类违规行为:未完整披露员工持股平台股权质押解除情况;报告期内发行人存在多个科目会计核算不准确的情形,涉及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长期待摊费用、政府补助、存货、固定资产等多个科目。

  2023年2月28日,海湾化学主板IPO申请被上交所受理,2023年7月20日收到首轮问询函,但至今未见公布回复,目前处于中止审核状态(财务更新)。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公司拟募资30亿元。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亿元、3.01亿元、20.77亿元及10.06亿元。上述报告期,公司年年进行现金分红,分红总额为33.06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85.47%。

  2024年3月29日,上交所的一份纪律处分决定书揭开了浙江星星冷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星冷链”)IPO铩羽而归之谜。

  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星星冷链未如实说明此前为首发上市而聘请的其他保荐机构的名称、双方终止合作的时间及原因,导致部分申报文件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上交所决定对星星冷链及时任董事长叶仙斌、时任总经理杨文、时任董事会秘书郑良勇予以通报批评。

  记者发现,2019年至2021年,星星冷链累计现金分红6亿元,占同期净利润6.88亿元的87.25%。同时,公司计划募资15.42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比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