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11月16日,沪市共12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进展,另有1家上市公司新披露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为1亿元至2亿元。另外,2家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为3.27亿元至5.60亿元;4家上市公司披露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增持进展、2家上市公司披露董监高增持完成公告。

  中国证监会此前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出一揽子措施,其中,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是重要抓手。

  目前,沪市已经形成一批高分红、高回报的上市公司,同时还有一批公司大股东出手增持积极“护价”,向市场传达出企业经营业务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积极信号,也让广大投资者充分享受公司的发展成果、获得持续回报。

  高强度回购提升蓝筹股活力

  沪市公司维护价值投资意识不断强化,回购增持内在动力显著增强,以实际行动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3年以来,沪市新增披露回购计划公司约260家,拟回购金额上限接近700亿元。尤其是三季度以来,沪市公司加快回购步伐,共有170余家新发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达460亿元,数量、金额占今年以来的比例均超六成。

  分板块看,上证180成分公司、科创50成分公司回购力度更大,回购金额占对应板块比例分别为超七成、近五成,引领示范效应显著。其中,中远海控回购金额达150亿元,海尔智家、宝钢股份斥资回购金额达30亿元。此外,上汽集团、中国石化、恒瑞医药等公司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元。

  以海尔智家为例,近年来,公司多次推出回购方案,积极向市场传递公司对未来前景的信心、稳定投资者预期。2021年至2023年,公司回购金额分别为31亿元、18亿元和11亿元。

  回购进展上,截至目前,仍有235家公司在回购期内,回购金额为200亿元至500亿元,未来将有一大批资金注入股市,形成持续活水。

  大股东真金白银强信心

  大股东及管理层增持是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手段,既能彰显公司和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能提升投资者的情绪,从而进一步夯实“市场底”。

  今年以来,沪市近170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董监高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为123亿元至196亿元,中国电建、中国东航、中国建筑等公司大股东纷纷实施大额增持,以真金白银传递对上市公司的充足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周就有约60家公司发布增持进展公告,相关股东正在紧锣密鼓增持中。此外,前期还有20余家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或披露承诺不减持公告,携手并肩稳定市场预期。

  在民航需求逐渐回暖之后,前三季度大幅减亏的中国东航披露了增持方案。公司控股股东于9月12日实施首次增持,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5亿元至10亿元。“此次增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东航表示。

  再如中国建筑,其控股股东中建集团决定自今年10月20日起6个月内增持5亿元至10亿元。目前,中建集团已累计增持1700万股,增持金额约8800万元。

  民营企业成三季报分红主力

  日前,证监会就《现金分红指引》进行修订并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公司在章程中制定明确的分红政策,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便利公司中期分红实施程序,引导提升现金分红频次。

  记者注意到,近三年,沪市公司三季报分红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至2023年,沪市公司三季报分红家数分别为9家、12家和19家,分红金额分别合计约45亿元、40亿元和51亿元。由此可见,沪市公司今年三季报分红家数、金额均刷新近年来的纪录。

  民营企业是今年三季报分红的主力,数量占比接近七成,分红金额超过七成,达到71.08%。从行业来看,三季报拟现金分红的沪市公司大多集中在生物医药、机械设备、计算机、通信等行业。从派现金额来看,有10家公司拟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传音控股、惠而浦、江中药业位居派现金额前三,分别拟派现24.20亿元、5.44亿元和3.78亿元。

  自2021年以来,江中药业已连续三年坚持年报、三季报分红,并结合公司经营发展及资金状况持续增加现金分红比例,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16.49亿元。

  松霖科技则首次在三季报进行分红。公司2023年三季报利润分配预案显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自2019年上市以来,松霖科技累计分红3.61亿元。

  再看宝钢股份。公司自2021年起缩短现金分红周期至6个月,累计分红达218.33亿元。“公司缩短现金分红周期是考虑到国际头部钢企多采用半年度或季度分红策略。同时,我们相信,现金分红是投资者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股东持续稳定的分红也是彰显公司资本市场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宝钢股份表示。